新能源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对电能质量治理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据了解,每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容量超过百亿,其中基于电力电子装置的有源治理装置与功能较多的产品较传统产品更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产业对电能质量越来越敏感,电能质量市场规模也呈现连续上涨趋势,“蛋糕”在不断做大。”恒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雷生华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
新能源产业是重要增长极
电能质量治理,是一个从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全都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当前我国电力结构的改变和负载类型的增多,带来的谐波、电压暂降等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这对一些高精尖制造业隐患极大。如新能源发电增长迅速,其中光伏逆变器是典型的非线性负载,发电过程中会产生谐波。再如当前大规模建设的直流充电桩,其逆变器在充电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电能质量问题,污染电网。
正因如此,这也给电能质量治理企业带来较大机遇,近十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蛋糕”越做越大,尤其是在部分行业,电能质量治理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
“新能源行业是一个重要增长极。对于各类发电端市场而言,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的电能质量需求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北京格物致胜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总监贾海斌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我国风电近年来发展迅猛,由于风电在低风速时容易产生电压下降,换流阀也会产生一定谐波问题,为保证风力发电上网质量可靠,每台风机在建设安装时都必须要配备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当前我国每年建设的风机超过1万台,今年海上风电也正在起步,因此风电的市场增量是巨大的。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这一新兴产业的崛起给电能质量治理带来市场机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吸引着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我国新增的造车企业数量已超过400余家,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而汽车工厂中的焊接等车间是典型非线性负责,瞬时电流极大,产生的谐波较多,不但会影响车企自身产品制造,而且对临近台区的电能质量也存在污染。车企一方面为了避免电能质量不达标被电网公司罚款,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也都需要使用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因此,汽车产业的繁盛同样给电能质量治理企业带来较大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并且未来增量巨大。前面说到,充电桩也是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重要源头,尤其是直流快速充电站会产生大量谐波问题,目前建设充电站点时也普遍会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这一块的市场也是十分巨大的。
除了在新能源行业,在一些高精密制造企业,对电能质量治理的需求也很大。贾海斌表示,对一些电子工厂来说,一瞬间的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是巨额的损失,因此他们很愿意花钱引进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而今年的中兴事件会相应带动我国芯片制造业的扩张,华为等企业纷纷表示要自己研发生产芯片,新建的工厂,如半导体芯片、液晶显示屏幕厂家必将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这对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机遇。
在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医疗、烟草、石化、岸电、纺织等重点领域,电能质量治理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大。
市场份额分散且竞争日益激烈
贾海斌表示,电能质量治理市场长尾效应十分显著,市场集中度低,很难形成全国知名的超大型企业。目前做得较好的企业年销售业绩也只能达到2~3亿元,很难再有突破,后面则是众多的小企业占据着零零散散的市场。此外,还有大量仿制、假冒品牌在市场通过低价流通。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很难打造出知名品牌,大多数用户对品牌不太感冒,企业与用户粘性差。
行业很难出知名品牌的根本原因是由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定位。在招标采购流程中,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处于被动位置,相对与断路器等主配电元件而言,属于从属配套设施,用户对治理产品供应商的品牌识别度差。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就像是智能手机众多零件中的一件,用户往往关心的是手机的品牌,对其中零部件的品牌不太重视。加之治理企业很少直接对接用户,更多是给盘厂供货,盘厂在没有特殊要求下,一般只认价格,不认品牌。
另一方面原因是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目前电能质量领域上规模的企业已达上千家,还有很多规模以下企业。行业没有设立准入门槛,各类企业争夺市场日益激烈,企业也很难跨地区进入外地市场。